卷首語
2023-2-28
二〇二三年三月號
人類踏入二十一世紀後,哲人紛紛枯萎,遺下是盤桓長空的歎息和明滅的智慧星宿。 正若合了禪語裏的「念念無常」。《莊子》引孔子語「交臂非故」,感喟芸芸世間有多少人擦肩而過,但曾幾何時,這些「交臂」的人,你...
2023-2-1
二〇二三年二月號
臨近大節,不少人過不了這門檻! 節前,便有幾個文化大家仙逝,第一個傳來的噩耗是音樂大師顧嘉煇。他的名字不光在香港,在海內外的華人心目中是一座聳拔的藝術豐碑。筆者與他只有數度敍晤,反而與他姊姊顧媚論交...
2022-12-30
二〇二三年一月號
聖誕,人們巴巴地渴望着白色聖誕和悠和的鐘聲;新年,想着是一年復始的萬象更新;春節,憧憬是紅火的景象、喜氣洋洋的臉孔。 這一年,這三個節日湊得很近,接踵而來。在直覺上,有點喜上加喜的況味。 然而環顧...
2022-12-30
二〇二三年一月號
  二○二二年十二月號《沈從文的條幅》頁五右下照片的說明:「拜訪了沈從文張充和伉儷」,應是「拜訪了沈從文張兆和伉儷」,特向讀者致歉。
2022-11-29
二〇二二年十二月號
聽沈從文先生的助手王亞蓉說,今年是沈從文先生誕辰一百二十周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學部準備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王亞蓉說研討會主要是紀念沈先生晚年對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及考古研究方面的貢獻。 《中國古代服飾...
2022-10-28
二〇二二年十一月號
「在一切混合的概念裏越來越難以找到一句給自己的話,一句當我們默默地對自己說的時候能幫助我們活下去的話。」① 我們生活在互聯網時代的今天,輸入一個關鍵詞,便湧現了一大堆相關的或不相關的詞類,往往找不到所...
2022-9-29
二〇二二年十月號
最近有幾位曾影響廿世紀的重要人物相繼離世,頓使人有逝者如斯夫的感慨! 環顧眼下的新世紀,我們似乎欠缺上世紀大智大勇的標杆式人物。 記得暢銷書《極端的年代》(Age of Extermes: The...
2022-8-30
二〇二二年九月號
人的價值如同書籍一樣,往往時過境遷才能得到充分的估量。①一個外國人,將一生貢獻給中國教育事業,創辦了燕京大學,把一個不起眼的小學校建成美麗的校園和深具中國文化底蘊而遐邇國際的學府。他的宏願是「造就有精...
2022-7-29
二〇二二年八月號
倪匡走了,初則不忍,繼則釋然。他是透脫的人,應知道天命難違。莊子有道:「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①然而,倪匡畢竟有所牽繫─那是他患了阿茲海默症的愛妻,這是凡人之情...
2022-6-30
二〇二二年七月號
二十五年,對於一個人來說,只走了三分之一人生或四分之一人生。對於一個國家,甚或一個城市,是屬於新生期。 新生期是充滿希望的,也是不確切、夢幻的,何況橫亙在面前,是一條未走過的路。 對於某些人、對於...
2022-5-27
二〇二二年六月號
近兩年我經常想一件事:創辦一所現代文學資料館。甚至在夢裏我也幾次站在文學館的門前,看見人們有說有笑地進進出出。醒來時我還把夢境當作現實。一個人在床上微笑。① 以上一段話是出自巴金《真話集》,題目是《...
2022-4-29
二〇二二年五月號
在俄國侵烏戰爭中,烏克蘭年輕數學家康斯坦丁.奧爾梅佐夫(Konstantin Olmezov)選擇自殺,用以控訴戰爭的罪行。他在遺言中有這樣的一段話: 「我對人類極度失望,士兵假裝不知道在殺人,記者...
2022-3-28
二〇二二年四月號
如風一樣,若無森林作屏障,會消失在茫茫的空間。                     ...
2022-2-28
二〇二二年三月號
張潔走了—她於今年一月二十一日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區小公寓下世。 「我是誰?—我不知道我是誰,因此我寫,為了更多地認識自己。」①張潔是誰?也許從她的作品可以找到一些端倪。她的作...
2022-1-28
二〇二二年二月號
那年初春,特地跑去港島杏花邨對開的海濱花圃,尋找一位久違的栽花人。 我曾在杏花邨住過近十年。每天清早去住所的俱樂部游泳或到海濱跑步,路過花圃,總遇到一個年過半百的花王,他不是栽花、施肥,便是除草,幹...
2021-12-31
二〇二二年一月號
一九八七年九月杪,汪曾祺赴美途次香港,剛巧古華在港,約同施叔青、舒非等買醉於北角燕雲樓,他老人家把我攜去的茅台酒喝得瓶口朝天,仍意猶未盡,後來一干人再拉隊去附近餐廳喝一通啤酒。酒酣耳熱,汪曾祺興致勃勃...
2021-11-30
二〇二一年十二月號
劍梅通知李澤厚逝世,為之悵然。生長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人,相信對李澤厚的名字無人不知曉。斯其時也,李澤厚在中國思想界獨領風騷,他「評康德,論孔子,談文化,說思想,臧否歷史人物,指點當代文壇,梳理古今...
2021-10-29
二〇二一年十一月號
十七年前,八十二歲的楊振寧先生與二十八歲的翁帆女士結褵,消息傳來,坊間蜚短流長,大都對這段姻緣不看好。我寫了一篇《不信青春喚不回》的卷首語祝福他們: 「世人大抵可分兩大類:一是只講究實利、世俗味很濃...
2021-9-29
二〇二一年十月號
人的生命與大自然的生命一樣,常在瞬間完成精彩的超越,生命的永恆意義就蘊含在一剎那的超越之中。 以上這一段話是劉再復祝賀我們籌建「字遊網」而寫的。「字遊網」是世界華文旅遊文學聯會旗下的發表旅遊文學作品...
2021-8-27
二〇二一年九月號
一 余英時先生逝世噩耗傳來,為之黯然神傷,久久不能釋懷。他是一位舊派的文人,我給他寫信,他例必回覆。他對《明月》期許殷切,愛護有加。記得《明月》五十周年向他邀稿,他很快寫了一段鼓舞人心的話: 「中...
正在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