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聽沈從文先生的助手王亞蓉說,今年是沈從文先生誕辰一百二十周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學部準備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王亞蓉說研討會主要是紀念沈先生晚年對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及考古研究方面的貢獻。
《中國古代服飾...
最近有幾位曾影響廿世紀的重要人物相繼離世,頓使人有逝者如斯夫的感慨!
環顧眼下的新世紀,我們似乎欠缺上世紀大智大勇的標杆式人物。
記得暢銷書《極端的年代》(Age of Extermes: The...
人的價值如同書籍一樣,往往時過境遷才能得到充分的估量。①一個外國人,將一生貢獻給中國教育事業,創辦了燕京大學,把一個不起眼的小學校建成美麗的校園和深具中國文化底蘊而遐邇國際的學府。他的宏願是「造就有精...
近兩年我經常想一件事:創辦一所現代文學資料館。甚至在夢裏我也幾次站在文學館的門前,看見人們有說有笑地進進出出。醒來時我還把夢境當作現實。一個人在床上微笑。①
以上一段話是出自巴金《真話集》,題目是《...
在俄國侵烏戰爭中,烏克蘭年輕數學家康斯坦丁.奧爾梅佐夫(Konstantin Olmezov)選擇自殺,用以控訴戰爭的罪行。他在遺言中有這樣的一段話:
「我對人類極度失望,士兵假裝不知道在殺人,記者...
張潔走了—她於今年一月二十一日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區小公寓下世。
「我是誰?—我不知道我是誰,因此我寫,為了更多地認識自己。」①張潔是誰?也許從她的作品可以找到一些端倪。她的作...
那年初春,特地跑去港島杏花邨對開的海濱花圃,尋找一位久違的栽花人。
我曾在杏花邨住過近十年。每天清早去住所的俱樂部游泳或到海濱跑步,路過花圃,總遇到一個年過半百的花王,他不是栽花、施肥,便是除草,幹...
劍梅通知李澤厚逝世,為之悵然。生長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人,相信對李澤厚的名字無人不知曉。斯其時也,李澤厚在中國思想界獨領風騷,他「評康德,論孔子,談文化,說思想,臧否歷史人物,指點當代文壇,梳理古今...
十七年前,八十二歲的楊振寧先生與二十八歲的翁帆女士結褵,消息傳來,坊間蜚短流長,大都對這段姻緣不看好。我寫了一篇《不信青春喚不回》的卷首語祝福他們:
「世人大抵可分兩大類:一是只講究實利、世俗味很濃...
人的生命與大自然的生命一樣,常在瞬間完成精彩的超越,生命的永恆意義就蘊含在一剎那的超越之中。
以上這一段話是劉再復祝賀我們籌建「字遊網」而寫的。「字遊網」是世界華文旅遊文學聯會旗下的發表旅遊文學作品...
一
余英時先生逝世噩耗傳來,為之黯然神傷,久久不能釋懷。他是一位舊派的文人,我給他寫信,他例必回覆。他對《明月》期許殷切,愛護有加。記得《明月》五十周年向他邀稿,他很快寫了一段鼓舞人心的話:
「中...
正在加載更多...
搜尋文章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