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田集
2025-3-28
二〇二五年四月號
由於我的專業是比較文學,我跟別人思考的角度有一點不同。除了多了俯瞰西方文明的視角,還學習分辨不同文化背景,會如何形成殊異的觀點。讀碩士、博士時,學習跨越兩種,或多種的世界觀。如果我生出一些想法,不會馬...
2025-3-28
二〇二五年四月號
最近不斷收到各地友人寄來的訊息或視頻,各式各類,包羅萬象,其中關於人工智能發展的更是層出不窮,幾乎無日無之。譬如說,問ChatGPT或DeepSeek,如果它變成人,最想做什麼?姑不論提供的答案是真是...
2025-3-28
二〇二五年四月號
我生平得過很多獎,多到我自己也記不清楚的地步──不過,這句話的另一個解讀是,原因不在得獎太多,而在記憶力已急遽退化。 但,卻有一個獎,我生命中的第一次獲獎,近年來,我會時時想起。而所謂近年,是指二十...
2025-3-28
二〇二五年四月號
在日本生活三十一年,感動的事自然不少。在日本的大學教書二十六年,雖不是很多,但也有一些令我感動的場面。想來,至今最為難忘的,還是二○一八年春夏M女士送給我巧克力的時候。M女士是日裔秘魯人,在我兼職的另...
2025-2-28
二〇二五年三月號
一九四八年,我們全家從南京出發,經柳州和廣州,一年後終於蹭到台灣─但所謂全家,並不包括爸爸,他一向屬於軍方屬於戰場。除了家中五個孩子,母親還帶上她娘家的姊姊和弟弟,我們在台北的住處位於雙連火車站和中山...
2025-2-28
二〇二五年三月號
我們的回憶中,有些往事沒有消失,不只記得,而且鮮明。但那只是感覺而已。如果你開始去追蹤它,去找資料,不論是上網、查書、問當事人或朋友,你會發現往事遠比你的記憶豐富,而且這些往事經過重組,會由平面變為立...
2025-2-28
二〇二五年三月號
林青霞曾經在書中提起過,三毛雖 然跟她很談得來,卻表示不願意跟她一起旅行出遊。這倒是奇怪了,究其因由,原來三毛怕她鑑貌辨色太敏銳,跟她一起進進出出,一舉一動都逃不過她的透視眼。這些年來,跟青霞時相往返...
2025-2-28
二〇二五年三月號
我住的地方,是報社從前的破舊宿舍。我們家也算窮吧,因為父母賺的錢少,家裏小孩多。我們的宿舍房不是直接面對街上,而是要穿過一條短短的狹窄的小路通到街上。這條小路的兩旁擁擠着低矮頹敗的平房,平房裏住着比我...
2025-1-27
二〇二五年二月號
認識的同齡朋友之中,凡是退休前有秘書、有助理的,幾乎都是寵壞的一群,一切文書案頭工作慣於有人代勞,從不自理。退休後,有的自力更生,臨老衝刺,終於學會了電腦上網,跟年輕一代勉強接軌,沒有全然脫節;另外一...
2025-1-27
二〇二五年二月號
一啊!一百年前,四月四日,他出生了!他的母親十分感謝天恩。她是一個虔誠而又熱心的基督徒。那時代,沒有女性牧師,不過,實際上別人敬她不下牧師,因為她的愛心、見識和謙遜。只是她一時並不十分了然,這兒子,雖...
2025-1-27
二〇二五年二月號
我在紐約州立大學艾伯尼校區任教那四年多,一九七二年秋到一九七六年底,認識的師生中,有兩位後來在自己的領域出人頭地,他們都是在台灣念大學的,就是社會學專家林南教授,和作家李永平。在紐大任教的第一個學期,...
2024-12-30
二〇二五年一月號
我生平第一首現代詩不是中文寫的,而是用英文寫的。那是在一九六八年,我在美國留學的第一個冬天。到了威斯康辛大學後,我活在英語世界中,住大學的輝特宿舍裏,沒有一個來自台灣的學生,全是美國學生或外國學生。上...
2024-12-30
二〇二五年一月號
前一陣子,應杭州浙江大學中華譯學舘之邀,撰寫一篇「翻譯家心聲」欄目的文章,這文章敘述作者多年來從事翻譯的經歷,以散文的方式表達個人所思所感,文章長達一萬字,在寫作的過程中,猛然醒覺自己投身翻譯工作已經...
2024-12-30
二〇二五年一月號
某次演講,我照例「欺負」了一下坐在第一排的某位同學,問了他一個問題: 「『禮記』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 你必須抓一個「倒霉的」,否則滿堂的人很可能大家都很「溫、良、恭、儉、讓」,誰也不肯回答你,那...
2024-11-28
二〇二四年十二月號
我們在教室裏上課經常要換座位。老師說是為了保護我們的視力。一般來說,我都是同那些調皮的男生同座。因為我老實,上課時從不亂說亂動。儘管思想上常走神,但總是坐得端端正正。老師每次將調皮男生安排在我旁邊,為...
2024-11-28
二〇二四年十二月號
秋天,我出發去演講,順便旅行,也順便見見一兩位老友。「秋天」、「演講」、「旅行」、「見朋友」,這些事,都令我欣喜。有個我尚在作助教時的早期學生,聽說我要外出一周,寫了電郵來。「老師仍要到各地宣講,可見...
2024-10-30
二〇二四年十一月號
她沒有名字,資料上只寫着「劉氏」二字,這資料,登記在我同父異母的大姊的身分證上。劉氏死得早,大約三十出頭,那時候應該是一九三八,當時國內的華人沒有誰會說一九三八,他們說的是─民國二十七年。民國二十六年...
2024-10-30
二〇二四年十一月號
整個推廣「傅雷紀念音樂會」活動的關鍵轉捩點,在於十月十一日舉行的一場記者招待會。由於事態緊急,不得不挖空心思,以奇謀取勝。按說,傅聰是極負盛名的大師,要銷售一場音樂會的門票,原無問題,奈何學會礙於財絀...
2024-10-30
二〇二四年十一月號
自一九六七年到美國留學,過了十一年才回高雄家中探望父母,或曰回娘家。而在美國近十年間,居然有機會跟父親鍾漢波見面,跟弟弟鍾堅相聚多次!可以說是奇蹟了,因為那時候台灣還沒開始經濟起飛,父親為軍人,薪水只...
2024-9-30
二〇二四年十月號
初識胡金銓,時在一九七六年九月,地點為紐約州艾伯尼城的小飛機場,我去接機,他的演講是我主辦的,當時擔任紐約州立大學中國研究學士課程的主任。金銓走出提行李區,個子不高,皮膚白皙,穿著米色西裝,渾圓的臉精...
正在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