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藝術
2023-2-28
二〇二三年三月號
逛花墟,忽然想起旁邊的雀仔街,花香總須有鳥語。拾級而上,耳邊傳來幾聲幽怨的古樂聲,一位長者在街頭拉起二胡來,讓人恍若置身繁華鬧市外的另一世界。左右兩排小舖售賣雀鳥相關物事,一派悠閒,盡是昔日景致。幾個...
2023-2-28
二〇二三年三月號
一派家園盼復修二○二一年十月底,在英國蘇格蘭的格拉斯哥曾舉行第二十六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簡稱COP26),參加的國家有一百九十七個,主要討論地球氣溫、各國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的時間表,及籌措環保資金等棘...
2023-2-28
二〇二三年三月號
驟眼看來,多倫多的當代藝術發展情況,好像比不上香港的熱鬧及機會處處。在香港,整年都會有不同等級的展銷會/拍賣會、環球藝術家及本土藝術家此起彼落的展覽、還有大大小小跟藝術有關連的活動等。反觀多倫多方面,...
2023-2-1
二〇二三年二月號
我一向是任劍輝的戲迷,小時候跟婆婆看任劍輝的歌唱電影,只覺他/她長相不錯,但是聽不出他的唱功;現在年紀大了,感覺完全不一樣了,我開始更深入了解他的與眾不同之處:並非長的好看而已,他的唱腔別具一格,咬字...
2023-2-1
二〇二三年二月號
十幾年前,筆者曾寫過一篇短文〈三位青年大師〉。其中有一段寫到王健: 王健的運弓方法,是「力聚一點」與「隨力移軌」之典範。他把全部力量都集中在食指。小指、中指、無名指,都是虛的。他抖音(揉弦)時手指第...
2023-2-1
二〇二三年二月號
管弦光影.編織成交響詩由香港管弦樂團(港樂)主辦,與桃花源粵劇工作舍合作,呈獻跨界別大型藝術活動─「落花滿天.管弦光影之旅」,於二○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日假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行三場演出。節目由...
2023-2-1
二〇二三年二月號
二○二二年十二月二號去台北,四天三夜,見了幾位我最想見的台北人,都是八十歲以上,不能用老來形容他們,在我眼裏他們都不老。任勞任怨的二姨 沒蛀牙的舅舅在台灣的親戚就只有舅舅和二姨,每次回台北都試着約他們...
2023-2-1
二〇二三年二月號
某天有事要到中環,一步出地鐵站,在戲院里就看到一排擦鞋店,離約會時間仍有大半個小時,我駐足看了一下。忽然想起從前的街童,手挽鞋箱,急步追着衣履光鮮的大老闆,討擦鞋賺生活費的那個情景。現今從事擦鞋業的都...
2023-2-1
二〇二三年二月號
二○二三歲次癸卯,是農曆兔年。兔是華夏先民祭祀、食用的重要動物之一;在歷史上圍繞兔產生不少膾炙人口的神話傳說;其矯捷的身手與溫馴的品行更在文學與藝術中衍生種種寓意。文物中的兔形象多變,或顧盼、或疾走,...
2023-2-1
二〇二三年二月號
元旦開筆珍重老來多病身,且陳夙願祝新春。半生著作期傳世,一樣交游不負人。四海波平舟萬里,百年壽暖酒三巡。子孫何必求田舍,只把豚魚餽近鄰。 讀易經離卦九三爻辭有感身經世事多翻覆,辛苦半生自笑痴。記得易...
2023-2-1
二〇二三年二月號
詩才敏捷肉飛仙送走明朝最後一抹斜陽,踏上清初荊棘滿途的艱辛路,只活了短短四十餘年的許友,經歷了人生的冰火兩重天。他被周亮工稱讚為「字畫詩酒種種第一」。周亮工品味絕佳,從不輕易揄揚,又是出色的文學家、書...
2022-12-30
二〇二三年一月號
故事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開始…… 張雨荷與楚慧玲 張雨荷全家由香港遷至北京,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住房,就在北京飯店暫時住下。 父親讓她就讀王府井小學。一來,離下榻的飯店較近...
2022-12-30
二〇二三年一月號
疫症流行期間,香港、台灣進出關都要隔離,二○二二年十一月兩邊都開放了,在卡地亞珠寶行工作的朋友Cindy打電話給我,充滿喜悅的問:「開放了!要不要去台灣玩玩啊?」三年多沒回去了,非常想念那個我成長的地...
2022-12-30
二〇二三年一月號
好友自上海來訊,告知於新年初將指揮包括兩首「當代北歐作品」中國首演的音樂會;我得知後欣喜不已。 欣喜的其中一個原因,當然是二○二二年深受反覆的新冠疫情所煎熬的上海,終於慢慢可以走出疫情的陰霾:據悉音...
2022-12-30
二〇二三年一月號
多年前,見過一位伯伯,缺門牙、跛足、禿頭、大肚腩。赤膊在街邊寫字,墨似漆,牆壁、電燈箱作紙。精神有點恍惚,寫起字來卻認真專注。從九龍的大埔道,到深水埗、黃大仙、觀塘,不同的地方也有他的墨跡。從人們口中...
2022-12-30
二〇二三年一月號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上海的文藝風氣雖盛,但外國的畫冊,還是十分罕見。 學畫的朋友裏,流傳着幾本大開本俄文畫冊,一本是十九世紀末,俄羅斯巡迴畫派的作品,列賓和蘇里科夫的畫令人矚目,如反映勞動人民疾苦的《...
2022-12-30
二〇二三年一月號
蘇富比專家的工作以拍賣為先。我自二○一二年在此供職至今,十一年來經歷大小拍賣數十場,然而說到我親自策劃的展覽,至今不過兩場,第一場是二○一九年九月,我為戰後華人抽象大師蕭勤策劃的「無限宇宙」,第二場則...
2022-11-29
二〇二二年十二月號
正值全民學習雷鋒,校方組織全體同學到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看「雷鋒同志模範事跡展覽」,大家擠在展櫃前,看雷鋒同志生前留下的一本本日記和許多照片。不少人心裏納悶:部隊的一個卡車司機咋有那麼多單人照?誰給他照...
2022-11-29
二〇二二年十二月號
作為唯一未斷傳承的文明古國,古代中國有着自身的文化發展邏輯,在這一體系中,禮儀等文化觀念的表達與抒發佔據了文字資料的大宗,而對於工藝技術的發展則是以權貴階層的需求為隱形推動力,在民間相對封閉地傳承與延...
2022-11-29
二〇二二年十二月號
跨藝術觸碰  走進人物心底「玩轉戲曲原創實驗」由藝術中心主辦,桃花源擔任製作。先談「《庵遇》──明末至今天,我們都在維摩庵」,作品打頭炮於去年十二月上演,由年輕戲曲編劇兼表演藝術家江駿傑創作...
正在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