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藝術
2023-9-29
二〇二三年十月號
日前在整理我擔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主任期間的文件資料時,在有關吳大猷院長的紙袋裏,竟然發現了一張我與俞大維先生的合照!剎那間,我怔住了!我端詳照片良久。 照片中所顯示的拍攝日期,是一九八...
2023-9-29
二〇二三年十月號
胡適先生在考察過歷史文獻之後覺得《紅樓夢》是一部「將真事隱去」的自敍的書,而書中所述賈家故事與清代「江寧織造曹家」的歷史十分吻合,故主張《紅樓夢》之作者應為曹氏後人「曹雪芹」,見《紅樓夢考證》。在胡適...
2023-9-29
二〇二三年十月號
筆者近日在完成一部關於古物收藏的書稿,其中一章討論《蘭亭序》古今抄本的流傳和真偽問題。在寫作過程中,讀到各種駁雜的材料,頗驚訝於一個發現:書法理論與音樂演奏理論,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聯繫、共鳴、甚至是完全...
2023-9-29
二〇二三年十月號
多年前到日本東京世田谷文學館參觀展覽,進館前拿着一罐飲品,在附近一個工地的石壆坐下,打算喝完後才進館參觀。飲品喝完,左看右看也找不到垃圾桶,也就隨手把飲品罐放在石壆上,正想離開的時候,不知道從哪裏閃出...
2023-9-29
二〇二三年十月號
去年五月,我在《明報月刊》發表過一篇〈龎均的東方表現主義〉,想念疫情期間多年不見的龎均老師。幾個月之後,台灣開放旅客入境,我終於有機會再次跟身在台灣的知交相聚,當然也要爭取拜訪龎老師,問候他的近況。...
2023-9-29
二〇二三年十月號
二○一一年晚秋,在北京拍賣會得到一份周璇的照片和樂譜,大大小小整整齊齊一共一千九百五十七件。不知有意或湊巧,數字和周璇去世的年份雷同。取回酒店仔細觀閱,雖然部分照片熟口熟面,但是發現有大量的照片是不曾...
2023-9-29
二〇二三年十月號
二○二三年五月終於前往久違了的英國倫敦,這個古舊的城市,現正進行重建和更新工作,有很多新建的高樓大廈,尤以鐵路的沿線範圍內,不少建築物正在興建中,有點像香港,以交通方便吸引買樓的人士。旅程中最令人驚喜...
2023-8-30
二〇二三年九月號
筆者上回(本刊五月號)指出作品中的名字「曹雪芹」不可能是《紅樓夢》作者的實名,除非他準備接受類似查嗣庭案的結局!那麼作者有留名的意圖嗎? 作者對《紅樓夢》的評價 為此,我們看看《紅樓夢》第一回中作...
2023-8-30
二〇二三年九月號
《關於馬祖卡》(De Mazurka)—華爾特.帕姆(Walter Palm) 你在波蘭/出生與成長/你的父母是/瑪祖舞和尋夢舞東北信風/把你帶到熱帶/遠道自波蘭而來/在此登陸三四拍拍子...
2023-8-30
二〇二三年九月號
今年是李小龍逝世五十周年,一時間許多紀念活動紛紛出籠。中通社、美聯社、BBC、日本《每日新聞》、《新潟日報》、韓國阿里郎新聞都有相關報道。加拿大、台灣、馬來西亞等地,亦有紀念活動。香港的好友崔成安及馬...
2023-8-30
二〇二三年九月號
這世上最美的,是中國的詩詞吧,空裏流霜不覺飛,令人在詩文裏迷失了自己,彷彿已是景中物、詩中人。在當今的社會,這是早早應該被遺棄的。半個世紀前,念中文系的學生,不少都是其他學系篩子裏的剩餘物,準備捨之棄...
2023-8-30
二〇二三年九月號
為藝術拍賣找尋作品,是我的工作,而在作品中找尋藝術家的故事,則是我熱情之所在。二十世紀的藝術家創意非凡,在大時代中留下了許多傑作,但他們所處的年代,往往沒有即時給他們報以相應的讚譽和收穫。吳冠中老師是...
2023-7-29
二〇二三年八月號
今年是俞大維先生(一八九七—一九九三)逝世三十周年,臺大圖書館為了紀念他生前捐獻一萬多冊的珍貴藏書,特地在七、八月間,與「俞大維先生紀念學會」合辦他所捐獻的藏書展覽以及專題論壇。主辦其事的...
2023-7-29
二〇二三年八月號
我們這一代,是讀實體報紙長大的。小時候跟爸爸到茶居一盅兩件、歎報紙,是一種享受。爸爸買的是《工商日報》,後來是《東方日報》,也有《華僑日報》、《星島日報》等等。報紙最吸引我的,自然是副刊的漫畫。漫畫不...
2023-7-29
二〇二三年八月號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論語.陽貨》) 王世襄先生與我的交往,始於明式家具,卻又不限於明式家具,無意有意之間,王先...
2023-7-29
二〇二三年八月號
今年七月二十八日至九月二十四日,澳門美獅美高梅—美高梅劇院舉行「超元.萬象:蕭勤的藝術」展覽,這是華人抽象大師蕭勤在澳門歷來最大型的展覽,亦是今年「藝文薈澳」澳門藝術雙年展的特展項目。疫情...
2023-6-29
二〇二三年七月號
驚悉傅敏先生於近日去世,內心悲痛不已,也勾起很多回憶。思緒萬千之際,提筆良久,真不知道從何寫起。 傅敏是著名翻譯家和藝術評論家傅雷的哲嗣、鋼琴家傅聰的胞弟。在父兄耀眼的光環下,傅敏默默做了很多工作。...
2023-6-29
二〇二三年七月號
人們常把明朝的徐渭與梵高相比,都是瘋子型的天才畫家。但梵高的痛苦是個人的,徐渭卻是在時代的籠牢和黨爭漩渦中掙扎浮沉,像滿懷壯志的雄鷹,數次振飛最終折去了雙翼。他的繪畫,以水墨大寫意技法迅筆疾書,驅墨如...
2023-6-29
二〇二三年七月號
鍾大富作為香港的版畫和岩彩代表人物,投身藝術已近三十年。年輕時他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早期創作氣質冷峻,黑白的無生命物件,如報紙、玻璃、金屬,是他攝影機般寫實繪畫風格中的常客。一九九○年赴東京國立...
2023-5-30
二〇二三年六月號
我這個不才票友,從一九五五年進入臺大參加國劇社之後,陸續也票過不少京劇。一九六一年來美深造就業的十幾年間,卻因缺乏機緣,從未進過票房,自然也沒機會登台演出,但潛伏在票友身上的「演戲細胞」卻依舊活着,只...
正在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