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
2023-9-29
二〇二三年十月號
看了由諾蘭執導,三小時長的電影《奧本海默》,這個時候上映這個片子,很有意義。美國政客已經把「麥卡錫主義」作為一種政治工具。這個工具每使用一次,就會導致美國社會再撕裂一次。不存在的敵人是美國政客揮散不去...
2023-9-29
二〇二三年十月號
一個不陰不陽的潮濕春天,我回到闊別久久的香港。走下沿梯,第一個感覺是冷清,幾十條行李傳送帶,只有一條在運行,店舖只有七十一在開着,的士也不用排長龍……從冷靜、清悠的鄉下,來...
2023-9-29
二〇二三年十月號
電影《奧本海默》的全球熱映,引發了華裔報刊、雜誌的置疑和批評:認為《奧本海默》隱瞞了著名華裔女性物理學家吳健雄在「曼哈頓計劃」中作出的重要貢獻。吳健雄是何許人也?她是如何參與「曼哈頓計劃」的?她在第一...
2023-8-30
二〇二三年九月號
葉維奏,是民國時期集美學校乃至福建的知名教育家,一生追隨陳嘉庚,為辦好集美學校作出巨大貢獻;在發展民國時期福建省初等教育事業上也卓有成就。他還以「光復」後首任縣長的身份,代表國家從日寇手中接收金門縣。...
2023-8-30
二〇二三年九月號
冰凌時節雲隨風,雨旋嵐低草如蔥。未暖再凍樹清淒,昏鴉已佔柵上東。素酒不燙香依舊,三年不遇醉友寵,眾口無聲聲聲微,只道世間連天凍。  烏雲連天接,冰風帶雨雪。南加州難得的濕冷,洛磯山...
2023-8-30
二〇二三年九月號
徐震,一個重名率很高的名字,但在網絡上能查到叫這個名字的,都不是他。他是我初中的音樂老師,不是名師,跟我的關係也不密切。我寫他是因為一種責任—如果我不寫,就更沒有人知道他了。他,以及跟他同...
2023-7-29
二〇二三年八月號
儘管我有思想準備,但欒先生的辭世,還是讓我倍感痛心,很長時間不能適應。我同他認識得很早,應該不遲於一九八六年。那一年中華書局主辦的《書品》雜誌創刊,我是責任編輯。一拿到創刊號便急忙分送各路專家審閱,聽...
2023-7-29
二〇二三年八月號
早歲因臺大大學論壇社舉辦「民族主義座談會」,接着「臺大哲學系事件」牽連的關鍵人物陳鼓應、王曉波等,回溯他們的老師殷海光教授。一九六○年五月,由雷震先生創辦的《自由中國》因殷教授〈大江東流擋不住〉等社論...
2023-7-29
二〇二三年八月號
幾年前,我在電視熒幕上、在電台裏又頻頻看到鋼琴家巫漪麗熟悉的身影;聽到她親自彈奏由她編寫的《梁祝》鋼琴曲的樂韻。那是記述梁祝的浪漫嗎?在我聽來那更是傾訴巫(漪麗)楊(秉蓀)一生一世的苦戀,琴聲中充滿思...
2023-7-29
二〇二三年八月號
小說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去世,享年九十四歲。他的《玩笑》(The Joke)、《生活在他方》(Life Is Elsewhere)、《笑忘書》(The Book of Laug...
2023-7-29
二〇二三年八月號
米蘭.昆德拉於七月十一日去世。儘管自一九八五年起,昆德拉就已經淡出公眾視線不再接受媒體的採訪,但他的去世旋即成為世界輿論的關注熱點,足以顯示這位原籍捷克但自認法國作家的人物之巨大影響力。 昆德拉一九...
2023-6-29
二〇二三年七月號
二次大戰盟軍高級將領出現不和乃公開秘密,後方高層出現莫逆之交卻鮮為人知。 一九四○年五月邱吉爾出任英國首相兼國防部長,任命迪爾將軍(John Dill)為帝國參謀總長。兩人關係迅速出現問題,邱吉爾認...
2023-6-29
二〇二三年七月號
乘坐長程飛機,最佳的伴侶是清風白雲。艙門未關,頭等艙裏香檳已開,水晶杯的碰撞,宣示了客人的成功。而經濟艙的朋友正提着行李,在找尋自己的位置。夾在中間的公務艙,坐的大多數是各方面的高管,正靜靜地品着紅酒...
2023-6-29
二〇二三年七月號
轉眼之間兔年春節到了,我們如約在巴黎相聚。嚴歌苓與金星在英國牛津一次會議上有緣見面,他們夫婦在巴黎置了公寓,知道我們的計劃後,馬上表示樂意參加這次兔年聚會。   兔年聚會 說回緣起,數...
2023-6-29
二〇二三年七月號
一九九一年杪,黃永玉在半山的大宅請金庸和我吃晚飯。在此之前,因為我曾任事的香港三聯書店出過他的《永玉三記》,也曾拜訪過他。 他的半山大宅估量有五千多方呎,偌大的客廳俯瞰維多利亞海港和對岸尖沙咀璀璨的...
2023-5-30
二〇二三年六月號
這是一篇綿延十數年屢寫屢輟、久久難以完成的舊稿。         ——題記 奇巧與蹊蹺 世事的奇巧與蹊蹺,莫以...
2023-5-30
二〇二三年六月號
關於一九六七年香港動亂(中方稱為「反英抗暴」)的成因,坊間自香港回歸後流傳一種影響頗大的說法,即「反英抗暴」這場運動,是新華社香港分社主要領導梁威林(左圖)、祁烽(右圖)「革命造反保自己權力地位最佳選...
2023-5-30
二〇二三年六月號
寒夜春風,拂簾動夢,高天明月,竹影低攏。也是數十年前的這樣一個靜夜,喝着小酒和傅聰有過一次長談。我們漫無主題的聊着,隨心所欲的爭着,拍手叫好的喊着,捶胸頓足地怒着,垂頭喪氣的歎着,眉開顏笑地顛着&he...
2023-5-30
二〇二三年六月號
新冠肆虐了三年,疫情嚴峻時,大家都宅在家中,尤其是我們這個年紀的,既然出不了門,只好在斗室中自尋樂趣。   一直存放在隱蔽處的寶藏 一天,閒來整理舊物,也不知道從哪裏蹦出來兩盒卡式錄像...
2023-5-30
二〇二三年六月號
對朱銘的雕刻作品,接觸得晚,最先看到的是香港交易廣場的《太極》拳之《單鞭下勢》。太極拳原講究輕盈鬆馳、柔軟,朱先生的太極雕刻是用大塊木頭砍劈而成的,線條笨拙而沉重,但太極的神韻卻在其中。錢鍾書曾引沈括...
正在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