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聽沈從文先生的助手王亞蓉說,今年是沈從文先生誕辰一百二十周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學部準備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王亞蓉說研討會主要是紀念沈先生晚年對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及考古研究方面的貢獻。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是一本中國出版史上的巨構,享譽海內外。那天與王亞蓉通電話,她侃侃講述出版這本巨著的佚事:一九七八年沈先生完成了這部巨著,一九七九年一月沈先生把《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稿件交給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這時內地剛開放不久,限於製作條件,中國輕工業出版社準備與日本出版商洽談合作出版。沈先生聞訊後,很不高興,設法把原稿取回。恰巧那一年三聯中華商務出版負責人藍真到北京參加國慶酒會,遇見老朋友中國社會科學院秘書長梅益,聽說沈先生不願把這本書給日本出版,立即表示願意在香港出版,隨即並安排由香港商務印書館接手製作。所以這本書最先是在香港印製出版的。
美國漢學家金介甫教授評論沈從文的一生,認為有三個沈從文,一個是做士兵的沈從文,一個是作家沈從文,一個是研究文物的沈從文。
晚年研究文物的沈先生顯然知道時代不同,他難以適應遵命文學的政治大氣候,加上之前曾被郭沬若批評為「粉紅色作家」,自知時不我與,早早自我封筆,一頭鑽入故宮博物館,甘願做一個講解員並藉此研習古代文物。
沈先生另一位得力助手王㐨曾說過,記得講「十大關係」(一九五六年四月二十五日)及談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時候,毛主席、周總理在一次活動中見到沈從文,握着他的手說:「你還寫作吧!」他婉轉地回答一下(意喻不再寫了)。有人評論說沈先生太聰明了,他要是繼續寫作,有幾個沈從文也捲進去了,文化大革命這關就過不去。①
套王亞蓉的話說,那年代,沈先生是一頭栽進博物館,「天天在陳列室、庫房文物堆中轉來轉去,對千萬種文物,一一細加探究。以一幅社會風俗畫為例,大到人物服飾、傢具器皿、人事習尚以及作畫材料;小至一環一珮、一點一線、一曲一伸,無不充滿興趣加以注意,他完全融化在文物考察之中了。」②
沈先生在研究中國服裝史的同時,搜集了不少文物資料,其中包括古人的髮式、古代的傢具、各種織物、皮革製品等等。令人吃驚的是,沈從文窮他的晚年,同時研究四十個專題。
一九六九年底,沈先生被趕到幹校去勞改。去幹校之前,他已把《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寫好了,一九六四年,試點本已完成,連版也製好了,當時收集了二百多幅圖,另加說明十八萬字左右,準備一九六五年出版,結果因文革而被擱下。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這本書,在當時政治氣氛下,已毫無出版的希望。但沈從文卻從未中斷各種研究。一直到一九七五年才聽聞一點風聲,說是想出這本書,但還未確定,可能不要文字部分,只出圖版部分。沈先生當時很難過,但他卻沒有灰心,他說,不管他們怎樣出,作為他自己,把它整理成一套完整的資料留在那裏,將來肯定會有用的。
因沈先生的堅持不懈,終於修成正果,這部巨著成為他晚年孤高生命中最後一道絢麗的霞彩!「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③,大可簡括沈先生的一生。
(作者為《明報月刊》總編輯。)
①②潘耀明:《這情感仍會在你心中流動》,作家出版社,二○二一年五月
③《孔子家語.在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