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2024-12-30
二〇二五年一月號
走過寒冬(陳錦強)

二○二五年伊始,《明報月刊》也迎來了第五十九個年頭。五十九年的歲月,對現代人來說,仍是生命的黃金年華;而對一本刊物而言,這更是一場不斷追尋真相、記錄時代、與讀者同行的漫長旅程。

回望《明報月刊》走過的歷史長廊,每一個篇章都承載着對香港、對華人社會的深切關懷。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經濟飛升,到九七回歸的歷史時刻,再到「由治及興」的今天,我們始終記錄着這座城市的每一個起伏,關注這個時代的每一次脈動。毫無疑問,當我們走到二○二五年這個時間點,香港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經濟的壓力、社會的撕裂,以至全球格局的變化,無不影響我們的生活。這些困難讓人感到前路迷茫,但同時,也讓我們更深刻去思考:我們的未來,還可以怎麼走?

香港精神,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故事,而是逆境中不屈不撓的篇章。五十九年來,《明報月刊》記錄的不僅是香港的榮光,更是這一座城市如何在困境中重生、在磨難中找回自己的歷程。我們見證過六七暴動的陰霾,也經歷過亞洲金融風暴的肆虐;我們記錄過二○○三年沙士的恐懼,也目睹過二○一九年社會動盪的撕裂,當然少不了因新冠肺炎而停擺的三年。每一次危機,香港人都用無比的智慧和堅毅,走出屬於自己的路。如今,我們繼續面對寒冬,唯有這份刻在骨子裏的韌性,依然是我們最大的資產。

作為一本扎根香港、面向華人世界的刊物,《明報月刊》會堅守深度與真實、品味與知性美,為讀者提供有價值的視角與思考,提升個人素養。我們始終相信,文字有力量,思想能改變方向,然後透過溝通互相理解,從每一個普通人共同編織的日常開始,一點一滴,改變世界。

「寒冬過後,總會有春天。」很口號式的願景,但人生總需以願景為目標。期待《明報月刊》在未來的某一天,能記錄香港迎來溫暖與感動的一刻。

(作者為本刊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