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
2023-9-29
二〇二三年十月號
闊別三年的香港(史易堂)

一個不陰不陽的潮濕春天,我回到闊別久久的香港。走下沿梯,第一個感覺是冷清,幾十條行李傳送帶,只有一條在運行,店舖只有七十一在開着,的士也不用排長龍……從冷靜、清悠的鄉下,來到昔日的繁華故城,反而感到莫名的舒適。

冷清,還不到古道西風瘦馬時刻。正逢勞動節前夕。尖沙咀,燈漸明,繁星點點結山頂,仍然廣廈千萬間,人間煙火別樣天。多少世間悲歡離合、萬千明眸皓齒鴛鴦,也總白駒過隙。天不老、地不荒,時不待我、來去奔忙,背太多錢累死你、欠太多債苦死你、留太多情煩死你、抓太多權嚇死你……只有記得:有所為,有所不為,開心死你!

 

依舊「香港」

現在的香港人依舊香港。敏感、快速、務實,聰明、能幹、周到,但也保持了一直以來的冷靜、冷淡和冷漠。這是一種精緻、一種自律、一種情趣、一種適悟、一種可悲的潛意識。香港人愛賺錢,但並不小氣。在該花錢的時候,絕對慷慨,但未必激昂。 

早上走過網紅麵包店,陰雨中排着長長的隊,一列都是低頭刷手機的年輕人,我就好奇的排了進去,二十分鐘後才輪到我進店門。排在我前面是個背囊女孩,她只買了一件最便宜的蛋撻,待我買好出店門,正看到她在門口吃完,滿足地拍掉手上的屑,去上班了。我相信她有一種香港人特有的滿足感、相對的小信心!想吃粥去買鹹蛋,超市裏一隻鹹蛋做了真空包裝,再四個一起裝入膠盒,膠盒外面再加個彩色硬紙盒,當你用剪刀橫剪豎拆地去掉那些過度包裝,吃到的只是一隻鹹死人的鹹鴨蛋。用包裝來提高五倍價格,這是一種危險的誇張。

 

藥房、銀行與郵局

因為有點上火,我去一家著名的老藥房配點藥。店員態度依然親切,服務非常周到,價格只漲了百分之十,問起以前相識的老闆,卻已仙逝,但所幸的是優良店風傳承了下來。這就是金字招牌!好久沒回來,信用卡都過期了。先去了一家以前由何爵士創辦、以服務著稱的大銀行,時近黃昏,門口導詢的小姐接待了我。當她知道我剛下飛機,立即幫我查電腦資料、聯絡上司、安排出新卡、提取現金,並說雖然卡已過期,戶口一直保持開放,叫我第二天銀行開門再聯絡她。隔天一早她就告訴我可以領取新卡。相比另一家大銀行,我也是卡過期才一個月,那銀行給我一個永遠聽錄音的電話就不再理我,另一個行員不好意思地用內線幫我查詢,後回答說戶口過期了、關掉了,叫我掛失、重新申請。我找他們上司,他查了一下戶口裏還有六位數存款,算給我方便,加了個加急章,收到短訊表示正在抓緊辦理之類不少套話,可惜樓梯響處不見佳人下來,快十天了音信全無。真是貨比貨,一比就明了。

郵局郵箱用了幾十年,也停用了,中心郵局說,你可向九龍灣郵件中心查詢,中心說三年沒付租金,如果你補付三年租金(約六百八十元一年)仍可保留信箱,但一封信也拿不回了,我再問最近的掛號信呢,她說你自己去問中心郵局……接着就是踢皮球、還真比國足強。

 

食與往昔

端午節近,家家都在賣糉子,讓我想起了一位婆婆,每到端午她都包糉子送我,十多年如一日。她包的糉子鬆、滑、糯,天下第一。可惜她已經走了,她就是中國電影《孔夫子》的製片人金信民先生的夫人。嘴饞,回來第一件事是飽口福!有不少店已找不到影子,也有不少店舖改換了門庭,進去試試,都大失所望。油燜筍用茭白代替、油爆蝦沒有、龍井蝦仁用的不是河蝦、翅真的成了一碗漿糊、相熟的經理告訴我,撐了三年「維皮」難呀。只希望愛惜來之不易的美麗香港,願她再次輝煌!

二○二三年端午前

易堂寫於香港

(作者為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