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資訊
上一期,筆者簡單地闡述過「買對茶.藏對茶」,這是許多年前提出的概念,首先「買對能夠陳化的茶餅」,方能談上「如何把茶餅正確地收藏」達至愈陳愈香。因此,若茶餅不對(即沒有陳化能力),就算如何努力地小心藏茶,也藏不出好茶,這與藏茶技巧無關,而是茶餅本身的問題。
怎樣才是「買對茶」呢?茶友極為關注!除講究經驗外,筆者以排除法,請茶友注意「選靚茶.五不要」:
一、不要綠茶氣息
二、不要極多毫芽(請留意「極多」二字)
三、不要沒滋沒味
四、不要死苦不甘
五、不要茶質薄弱
「不要綠茶氣息」:帶有「綠茶氣息」的茶餅,可能不是傳統曬青普洱製法,把茶餅按照綠茶製法弄成香香甜甜,目的為了吸引新手消費者,當下買回家去沖泡。殊不知,這些「綠茶茶餅」並不具備「愈陳愈香」的能力。
「不要極多毫芽」(請留意「極多」二字):銀毫嫩芽本身並沒有問題,只是過猶不及,拼配的茶芽分量必須恰到好處!配方就是平衡嫩芽、茶葉和粗葉的比例,拼出理想口味,陳化成經典。銀毫嫩芽的問題在其本質:新鮮時鮮爽幼嫩,新手最愛;但陳年普洱茶講求味釅,非嬌嫩的口感。因此,極多毫芽陳化後會顯水質薄弱無力感。
「不要沒滋沒味」:就是茶湯淡如開水,即使久浸還是沒茶質,只比白開水略好,廣東話十分傳神叫「無乜味」,這是「揉捻」不足的後果。「揉捻」是製茶的工序其一,透過外力(人力或機械)對鮮葉搓揉使茶葉細胞組織破損,促使茶汁附於葉面,提高茶湯濃度。揉捻太少不出味,揉捻太多會苦澀,茶湯粗糙。因此,揉捻度也得把握得好。
「不要死苦不甘」:陳年普洱茶那陳年回甘是醇厚慢慢滲透的甘醇,迷人的,這需要適當的苦澀,但初學者卻誤以為只是苦味,以為愈苦愈好,這並不正確。不合格的新茶,如苦味強烈,留口久久不散,存上幾十年還是那麼苦,就像惡魔纏繞。那又何必存茶幾十年呢?存茶就是為了喝滿口苦茶嗎?陳化要苦,但那是能轉化的苦。
「不要茶質薄弱」:茶質薄弱並不會像「沒滋沒味」的茶餅淡如開水,薄弱但還是會有茶味。這就是「茶質薄弱茶餅」最迷惑新手,最易買錯。「茶質薄弱」的茶餅外觀上難分,外表可與好茶相近。唯只能靠開湯判別,需要豐富的經驗。湯薄者茶質入口水水的、稀薄的、不會味釅濃稠的!豐厚之湯卻像棉花,厚作一團,不會如開水般散開。
筆者強調「買對茶」重要,是因為「人生有多少個十年」?就算藏茶如何正確,二十多年後存不出好茶來,是多麼的沮喪,失去了自家藏茶的本來意義。
今天茶品成千上萬,要經驗少的茶友選「對的茶」確實會懊惱,因此,筆者推薦「對的茶」以助茶友在浩瀚茶品中選茶,如中期茶「二○○四年昌泰『金景谷』茶壺陳(野生極品)生茶」。「金景谷」極具陳化潛力,筆者認為其茶質底蘊是「一九七○年代七子小黃印」的傳承,其茶香和湯質開始散發出「小黃印」年輕時候的那種「年青樟香」,筆者「按湯索驥」,絕不能小覷這「○四金景谷」。
下一期,詳談「藏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