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資訊
2025-3-28
二〇二五年四月號
香港人的驕傲——巴黎SENsation中餐小酒館(李昂)

巴黎的中餐始自上世紀三十年代,近一百年,有長遠的歷史,但一直是「Chinatown」式的存在。也就是說,宮燈屏風布置、油膩膩的感覺,因着距離、食材限制,基本上沒那麼「道地」。 

極具文化特色的「中式小酒館」 

受到米芝蓮關注,應是到九十年代的「紫辰宮」,我吃的時候拿到一星。 

現在回想,除了烤鴨之外,基本上比較像是「fusion」的菜式,法中結合。 

可惜大廚不多久過世,後繼無人。再一次有中餐餐廳拿到米芝蓮一星就是前些年的香格里拉「香宮」,主廚是來自香港的李森。 

獲得此殊榮的大廚李森最近非常有創意的開了一家我認為極具文化特色的「中式小酒館」SENsation,這個餐廳名稱本來來自於Sensation這個字,但因為李森的名字英文拼作SEN,所以餐廳就變成SENsation。 

餐廳開在巴黎時髦的十一區,開敞的大街上,挑高的餐廳當然不是傳統的中國式掛宮燈裝潢,保留了原來的斑駁牆柱和小紅磚、馬賽克地面,牆上中式書法「將進酒  杯莫停」以及古騎馬畫,還可以解釋給客人:喝酒不開車,但可以騎馬回家。博君一笑。 

基本上是巴黎小酒館的風情,但賣的是十足道地的中餐。這裏最多可以到六十多個位置,大理石的吧台、小桌面,乾淨舒適,有靠背椅,也加了一些小圓凳、馬鞍凳,很適合新加入的人來聊天。 

透明玻璃看得到地下的酒窖,不少有特色的酒,不是一般中國餐廳、或者小酒館會有的。 

帶一點點中式風格的現代風,明亮討喜。 

目前只做晚餐,但也考慮到將來禮拜六會有午餐。有單點也有套餐,亦會有最近最流行的蔬食套餐。 

我試了五十八歐元五道菜:生鰤魚沙拉,炸蝦球,上有十五個月康提芝士(Comté)的春捲、和上面有三十六個月Iberico火腿的蘿蔔糕,燒賣,叉燒和米飯。楊枝甘露甜點。 

每道菜都精緻道地,食材新鮮,炸蝦球簡直跟在「香宮」品質一樣,蝦咬來略有帶勁、鮮美好吃。我還被炸春捲打敗,自認五十年的美食經驗被挑戰。 

因為那炸春捲,實在可口,我是那種從小跟着父親吃野味,無肉不歡的人,以為那麼好吃裏面一定有肉。 

結果這春捲果然是蔬食,再吃一條仔細品味,同意裏面只是紅蘿蔔、豆芽菜、木耳、菊芋,經過大廚調味,尤其是帶上一點蠔油,風味盡出。 

宮保方式做的杏鮑菇,也是大廚在蔬食方面的創意。 

開放廚房有着個透明箱子,可見裏面吊着要風乾的鴨。這個叫「森哥的鴨」,並非北京烤鴨做法,烤出來皮極脆,肉細嫩。我確覺得鴨皮下到肉之間那一層油不見了,讓鴨肉沒有那麼肥腴的口感。 

大廚說因為是鴨品種的關係,而西方人不喜歡太肥膩的烤鴨,目前也還賣得不錯。 

開創中華料理新局面 

我從來不是一個裝模作樣的人,也不覺得只為顯示自己不老土,並非有個中式胃,在外一定不吃中餐。 

到了巴黎,除了西餐,通常會想去吃一頓好的中華料理,作為調劑。 

早些年多半是那種油膩中餐,不吃也罷。有了香宮之後,是有個好吃的地方,但因為一星,總覺得拘謹。 

現在有了這「中式小酒館」SENsation,給了旅行中的人一個最舒適吃道地中華料理的地方。 

自在地進來,點一杯酒,點幾道菜,無拘束的享受些熟悉的口味。 

這個介乎在一星中餐廳和「Chinatown」式中餐廳中間的中菜小酒館,文化上、形式上,真的是開創了一個中華料理的新局面! 

  

(作者為台灣著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