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4日 (星期一)
最新文章
香港過去與未來
訂戶登入
新登記
《明報月刊》
欄目
專題.特輯
特稿/專稿
卷首語
批評與回應
人生小語
社會.時事
心田集
文學.藝術
思潮.動向
歷史.人物
生活.資訊
語文.書話
新書訊
文化網絡
作者
《明報月刊》Emag
《明藝》電子版
社會.時事
2022-5-27
二〇二二年六月號
王錦松
錦松漫評(王錦松)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仍未見盡頭,各國正採取不同策略減少病毒傳播,然而在這場抗疫長跑中,民眾已累積不少心理壓力。
相關文章
更多
當《河殤》被再次提起
社會.時事
2022-6-30
二〇二二年七月號
馬玲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中央電視台播放了一部頗有轟動效應的電視政論片,名叫《河殤》。當時可謂名噪一時、萬人爭議,但隨着時光的流逝,這部片子越來越暗淡,被刻意歸到了一個很小的角落裏,甚至百度上都難以搜到有關...
河殤
呂敬人
人民教育出版社
吳勇
美國一月六日的流產政變
社會.時事
2022-6-30
二〇二二年七月號
堅妮
馬克思一八五二年寫過《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分析拿破崙的侄子試圖推翻共和而自己稱帝的政變。二○二二年六月九日,美國國會眾院一月六日衝擊國會事件調查委員會,在經過一年多時間搜集了大量證據,對所有重...
特朗普
彭斯
驕傲男孩
誓言守護者
錦松漫評
社會.時事
2022-6-30
二〇二二年七月號
王錦松
最近,中國內地以檢驗出禁藥為由,禁止台灣的石斑魚進口。台灣總統蔡英文與陸委會均指責「陸方」此舉破壞兩岸關係。但相較去年大陸禁止鳳梨進口事件,民進黨政府這次的政治操作減少了許多。是因為最近美中台關係出現...
搜尋文章
最新文章
香港過去與未來
香港回歸二十五年 政治和社會的幾個關鍵時刻
跨越風暴與海嘯──談回歸以來香港經濟
不再只是 「改個名,換支旗」──細說香港四分之一世紀以來國際角色的轉變
「舊香港」與 「新香港」──港人身份認同何去何從?
新班子如何開展 新局面?
逾百歲名醫日野原重明──推動世界和平的醫學人文大師
一個民國女子──范志超故事
鄧小平同志防「左」 思想述評(上)
祝福香港!
熱門文章
Comfort Food──舒的是心還是胃?(吳富強)
街道小店的懷念 (小 思)
「電光石火」還是「電光火石」?──兼論一些較常見的語言文字問題(單周堯)
對美三劍客──胡錫進、金燦榮、喬良(馬 玲)
〔學苑春秋〕畢業將至
〔學苑春秋〕異 夏
舊衣冠 (小思)
編者的話
特輯:綠騎士抗疫短詩圖
《牡丹亭》西遊記 (白先勇)
欄目
專題.特輯
特稿/專稿
卷首語
批評與回應
人生小語
社會.時事
心田集
文學.藝術
思潮.動向
歷史.人物
生活.資訊
語文.書話
新書訊
文化網絡
明報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