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時事
美國總統特朗普回朝之後,在多項政策上「亂槍掃射」:與多國進行關稅戰,削減政府部門開支,關閉包括國際發展署等多個政府部門,已提早出現亂象。上月,北京召開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會議,就近期國際形勢作了分析和部署。其中一個判斷是:美國的亂象對中國有利;香港作為中國的主要對外窗口,更可以趁機回氣,與內地一起打出一條血路。
聯同歐洲等國反制美國
先看一些數據。今年頭兩個月,中國的出口同比上升三點四個百分點,進口則下降七點三個百分點,即保持大額盈餘。這對以出口帶動經濟增長的中國來說,這個數字頗有刺激作用。此外,中國近年同時推動內需,據今年頭兩個月數據,零售總額共八萬四千億元人民幣,按年上升四個百分點,高於市場預期;其中服務零售額按年上升四點九個百分點,商品零售額則上升三點九個百分點。這些數據顯示,即使美國增加中國關稅而令中國出口減少,中國仍可刺激內需而保持經濟有一定幅度的增長。
還有,頭兩個月中國工業增加值按年增長五點九個百分點,私營企業增加值則上升六點七個百分點,股份制企業亦上升六點六個百分點。
反觀美國經濟,特朗普亂槍掃射之後,內外明顯反彈。惠譽已把美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由百分之二點一調低至百分之一點七,預期美國通脹短期內會上升百分之一,全年的增幅將會更大。由於美國長期的「大花筒」開支,現時債務已高達三十六萬二千億美元,政府財政赤字則佔國內生產總值百分之七點二。特朗普要求把赤字減至GDP的百分之三,可謂困難之至;即使成功減赤,但又令政府效率大降,正是兩頭不到岸。
基於上述趨勢,北京判斷,先行穩住內部經濟,同時做好隨時出擊的準備,聯同歐洲等國,對美國進行反制。這個策略自然少不了香港的角色。值得注意的是,香港駐美國三個貿易代表處經過上次可能被取消的危機後,如今形勢已相對穩定。美國國會必須重新啟動新的討論,才能構成威脅。但特朗普如今到處火頭,要操作並不容易。這又為香港創造契機。
馬雲可能與馬斯克接觸
此外,英國《金融時報》分析,特朗普的政策令美國市場呈現不穩因素,市場回報率下降,所以已出現資金從美國流向亞洲的趨勢。美國聯儲局如果減息,也許要延至今年第四季度,這就令一些資金加快尋求其他出路,香港、上海和東京於是成為三大焦點。
據業內人士透露,北京正趁這個千載難逢的美國自亂契機,加快讓內地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重新出海。早前,北京組織民營企業家座談會,沉寂一段時間的馬雲現身。其後,外界發現阿里巴巴的股值由一月十日開始不斷上升,至本文截稿時已上升六十個百分點。馬雲的角色漸見明顯,成為該集團人工智能業務的主要推手。有消息指,馬雲可能與美國首富馬斯克(正領導美國政府效率部)接觸,藉以通過民間外交,令馬斯克對特朗普發揮作用,減輕對中國的壓力。值得注意的是,馬斯克的Tesla汽車在美國正受到杯葛,股價大跌;就在這時,Tesla在中國卻獲得自動駕駛許可。明眼人一看,這可能是拆解特朗普招數的「反間計」。
還有一事引起議論:特朗普關閉美國之音和自由亞洲電台等傳媒,對非政府組織造成不便,但卻令香港和內地少了宣傳戰的壓力。
長和出售港口業務博弈
此外,也有不利消息。長和集團宣布出售分布在全球二十三個國家、四十三個港口的業務和配套物流網絡,包括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巴爾博亞和克里斯托瓦爾港口;主要潛在買家是美國基金財團。如果成事,對中國影響甚大,這些港口涉及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屆時無論在船舶停泊、航運費用、造船和貿易都可能被卡脖子。所以,中國不斷努力影響這宗交易。
不過,美國強勢奪取這些港口,長和實難抵擋,如果不賣,可能遇到類似Tik Tok的命運;相反,賣了反而對該集團盈利大有好處,所以甘冒北京不悅之險,繼續談判。
然而,市場人士提醒,這可能是一種策略。如果中國不想這些港口落在美國手上,理應設法收購;即使不是由官方機構出面,也可以請「友好」代勞,這樣可以避免美國再以「中國企業」為禁制藉口。果真如此,長和都有錢入袋,同時在中美爭奪戰中脫身而出。這也許就是長和打包出售港口的原因。
至於這個如意算盤能否打響?還要看北京的策略。按目前雙方關係,北京未必願意出資收購,間接釋出修好的姿態。事實上,北京認為李氏家族與其他愛國商人不同,對中國是「利用多於貢獻」。例如,他們在內地屯積土地,但又發展緩慢,只是等待地價升後轉手圖利。建制中人還批評,長和在宣布之前沒有跟中央打招呼,此乃「死罪」。但從長和的角度看,打招呼只會造成障礙,也不是商界慣有的行為。其實,這是兩種不同的經營思維,難說對錯。
這次事件引出一陣爭議,到底商人要服從國家利益?還是在商言商,按經濟規律辦事?出售港口業務的消息傳出後,中國官方引述媒體言論,批評長和令中央陷於被動,商人也應該照顧政府處境。可是,這樣又引起外界關注,「兩制」和《基本法》都保障私有制和民營企業,如果壓力過大,也許適得其反,影響商界和外資的信心。
所以,內地人士特別提出,中央港澳辦和中聯辦只是引述傳媒言論,而不是自行撰文;此外,特首李家超被問及此事時,只集中批評美國,盡量迴避批評長和。不排除這些姿態是留有餘地,以免雙方無彎可轉,間接促使長和加快出售速度。總之,博弈要有多手準備,未到最後一刻,根本無法預計結果,只能拭目以待了。
(作者為香港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