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書話
2025-2-28
二〇二五年三月號
醫科生解詞語:認清、容許、接受(上)(歐陽偉豪)

較早前同Kenneth(註)一齊去學校做精神健康講座,我好驚訝醫科仔不單準時,仲好早到,我問佢係咪讀醫嘅都好注重準時,同埋醫學院係咪要求同學都要準時返學;然後佢話其實唔係,去排隊睇醫生,幾時真係喺個預約時間嗰一刻畀我哋見到醫生?

Kenneth身為醫科四年級學生,功課繁忙,竟然考咗個「精神健康急救」證書,佢特別鍾意急救裏面呢三個概念,即:認清、容許、接受,大家睇睇佢點樣做詞語解釋。

Kenneth:

呼應返Ben Sir嘅精神雪櫃,入邊好強調一個人要有自己嘅精神食糧,就好似一個真嘅雪櫃咁,喺有需要嘅時候已經準備好,可以隨時使用。現今都市其中一個最常見嘅精神健康疾病—抑鬱症,患者通常首先對身邊事物都失去興趣。繼續用返個比喻嚟講,就係去到一個狀態,即使你有精神食糧都失去咗胃口去食嘢。要避免事情惡化到呢個狀態,大家都需要更加有意識地觀察自己嘅精神狀況,例如:忙完一日搭車返屋企嘅時候,可以諗吓自己今日過成點呢?無論係覺得開心、滿足定係壓力好大,有啲嘢擔心緊,先唔好講到要點樣面對或者處理呢個情緒咁遠住先,絕大部分人連第一步都唔係成日做到—接受自己當刻嘅心情。

希望大家睇到呢度可以得到一個攞得走嘅信息,就係有情緒或者壓力時,要認清、容許同埋接受自己有呢啲情緒同壓力。譬如仲有兩個禮拜考試,近排開始一讀書就會有啲擔心,可能會專注唔到。第一樣嘢應該做嘅唔係直接同自己講,「冇事啦,我快啲溫多啲書好過」。咁樣就已經跳過咗認清、容許同埋接受嘅三步曲,直接跳咗去點樣嘗試令呢啲情緒消失。有事情令你經常去諗甚至令你擔心,呢啲絕對係精神健康不佳嘅一啲徵兆,好似你身體無啦啦心口痛或者發燒,你都唔會由得佢唔理咁樣。

相反,意識到自己經常會擔心同埋專注唔到係做到頭半步,其次係要同自己講:「我對於兩個禮拜後要考試,最近真係有啲壓力,可能係擔心溫唔切書」,咁樣同自己對話聽落好似好低能咁,但呢一步嘅重要性在於畀自己認清自己嘅情緒,更高層次就係增加對自己嘅了解。然後再同自己講就嚟考試有壓力係正常,我哋要做嘅唔係將佢埋喺心入邊嘅底層唔去諗佢,咁樣只會令呢種壓力變成房入邊嘅大笨象(elephant in the room),反而直接容許自己有壓力,然後再理性地諗一諗有咩實際可行嘅方法去舒緩呢種壓力,例如:改變自己溫習方法提升效率,溫習一段時間後去散步放鬆,之後再繼續溫習等等。

咁樣簡單一套心法,如果真係做到出嚟,其實你已經對自己精神狀態了解多咗,同埋主動接受自己多咗。

至於我自己,又做唔做得到呢?

註:Kenneth:岑旻晉,香港大學醫科四年級學 生、Ben Sir's Academy助教。

(作者為藝人、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前高級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