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銳紹
2023-11-29
二〇二三年十二月號
全球關注的「習拜會」十一月在美國三藩市結束,中美雙方達成二十多項共識,令中美關係得以緩和。這對兩國和全球也是好事,對處於夾縫中的香港更是好事,至少美國對香港的壓力相信會暫作收斂。不過,國際政治不會有真...
2023-10-31
二〇二三年十一月號
新一屆區議會選舉快將舉行,上月提名候選人。此文截稿之前,未有提名結果,但提名氣氛已明顯地出現「冷」和「熱」的反差─泛民陣營「冷」,建制陣營「熱」。這一反差輻射到市民身上,普遍也「熱」不起來。此乃客觀可...
2023-9-29
二〇二三年十月號
疫情過後,各地都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恢復正常秩序。香港在這方面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可以說,一切可行的方法已在努力嘗試中。不過,「復常」不是三言兩語可以達到效果的。所以,未來可見的一段時間內,各方仍要繼續努...
2023-8-30
二〇二三年九月號
八月有兩則新聞引起各界關注。一是廉政公署罕有地在調查階段公布調查對象,涉事的是中文大學心血管基因組醫學中心,看看是否有人貪污(該聲明發表時未有人被捕)。一是有傳媒披露,立法會議員投票時出席率低,京官表...
2023-7-29
二〇二三年八月號
當年鄧小平設計「一國兩制」的時候,曾考慮一點:當中外鬥爭到了無可避免的時候,如何令香港不會受到拖累,以免影響中國提升實力的整體部署?簡而言之,就是用時間換空間,爭取時間,壯大自己的實力。今天時移勢易,...
2023-6-29
二〇二三年七月號
香港電台電視部前編導蔡玉玲(圖)的查冊案,終審法院判她上訴得直,成為香港近期令人振奮的新聞。蔡玉玲堅持求真、求實、求公義的理念,雖然經歷重重波折,終能彰顯公義。不過,人們都在想,一個正常的社會為什麼要...
2023-5-30
二〇二三年六月號
香港在疫後復常,已有一段時候,不妨來一個初步的觀察。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這反映日後的發展的方向,如能準確掌握,或在不同的時候經常回顧和調整,將更有利日後穩定發展。 總的來說,「經濟鬆、政治緊」的態勢仍...
2023-4-28
二〇二三年五月號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來港考察六天(比前主任王光亞來港考察的時間長一倍),接觸的層面頗為廣泛,相信掌握了不少情況。不過,圈內人士感到,其實京官不來香港,也可以了解情況,並按中央要求「牢牢掌握香港的全面管治權...
2023-3-29
二〇二三年四月號
上月最熱門的香港新聞,莫如管理港澳的體制變化,原有的國務院港澳辦公室轉到黨的系統,重組為中共中央港澳辦公室。這次升格,既反映中央對港澳工作的重視,也反映他們對香港現狀的憂慮,尤其是目前中外形勢正處於波...
2023-2-28
二〇二三年三月號
疫情過後,港府正努力「復常」,在在所見,給人一種百廢待興、重張旗鼓的感覺,這是積極的一面。不過港府官員也心知肚明,「復常」之路並不平坦,皆因有些事情人面已非,桃花雖在,但能否繼續笑迎春風?不得而知,只...
2023-2-1
二〇二三年二月號
進入兔年,香港形勢又有新的變化。概括地說,就是「用新的內外呼應方法,來應付新的內外挑戰」。何解?在新的一年裏,香港的主要任務是「由治及興」,包括對內通關和對外重攬商機,具體工作將逐步落實;此外,香港中...
2022-12-30
二〇二三年一月號
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逝世,極備榮哀。他在「六四」後登上權力高峰,主要有三大任務:如何在國際壓力下走出新路;如何穩定國內政治和經濟;香港、澳門回歸和長遠的兩岸關係。本文集中討論第三點。 一個關於接收港澳...
2022-11-29
二〇二二年十二月號
在中央眼裏,香港應該進入「由治及興」階段,而且要快馬加鞭,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所以,在近期香港的對外活動中,有兩項尤其值得注意:一是籌備多時的國際金融峰會,二是李克強在出席「東盟10+3會議」時,要求...
2022-10-28
二〇二二年十一月號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月在北京召開。會議期間,特首李家超發表任內第一份施政報告。前者是全黨和全國性會議,後者是香港的地方性報告,表面上各有着重點,但內裏卻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先談「二十大」...
2022-9-29
二〇二二年十月號
在位七十年的英女王伊利沙白二世駕崩,全球悼念。在香港,前往英國駐港總領事館弔唁的市民絡繹不絕,排隊三小時才能致祭。有言論指這是「戀殖思潮」,但這種說法並不普遍。相反,市民的反應輻射出對今天事物的某種看...
2022-8-30
二〇二二年九月號
上月的香港時局,可以用「漣漪輕波」四字形容,當中有緊有鬆,但寬鬆中又有緊。只望形勢繼續寬鬆下去,不會由「漣漪輕波」變成「蝴蝶效應」就好了。 新政府上台後開了個好局 先看鍾庭耀香港民意研究的調查,對...
2022-7-29
二〇二二年八月號
以李家超為特首的新特區領導班子上任剛一個月,各界都在關注他們的表現。不過,上任一個月難以體現他們的工作能力,所以只能從一些蛛絲馬跡觀察,尤其是政治氛圍方面,更是普羅大眾關注的問題。 對反對派的取向 ...
2022-6-30
二〇二二年七月號
第六屆特區政府的新班子正式上場,在新特首李家超領導下,滿懷大計,望大有作為。不過,由於林鄭月娥政府受人垢病的問題頗多,令市民對政府的印象不佳,因而對新政府只能抱觀望態度,未能有過高期望。所以,倒不如安...
2022-5-27
二〇二二年六月號
李家超成為新一屆特首選舉的當選人,並重組政府架構,外界正關注他能否帶領新一屆政府有所作為?正當各方等待答案的時候,一個存在已久的期望又在民間湧現─既然現在已像官方所說「由亂到治,由亂到興」,那麼,什麼...
2022-4-29
二〇二二年五月號
李家超成為下屆特首的唯一候選人,換言之已篤定成為下屆特首。坊間對特首選舉不大關心,因為既無緣參與,也無「跑馬仔」的劇情可看,連「剝花生」的機會也不多。所以,近來政圈和普羅大眾之間出現另一個話題,就是林...
正在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