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玉年
二○一二年的一月是我和盧志榮先生第一次見面,已留下極深刻印象,個子不高的他有一種氣定神閒的君子氣度,他的博學見識能輕易讓你與他聊上半天而不覺乏味。言談間流露出見聞廣博的閱歷,對事與物皆有獨特見解。
...
機緣巧合下,我認識了白明。與他聊天是一大樂事,他純正的北京腔普通話,精簡到位的表達能力加上他在陶藝、歷史、藝術史和茶道的豐富知識,讓你能愉快地與他促膝長談。二○一四年,白明應邀於巴黎Vé...
性格是與生俱來,但價值觀是受家庭、學校或宗教信仰,與在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人和事件影響而成的。儘管老天爺對你的命原有所安排,但性格加自有的價值觀就會改變命運。我多年來結交不少藝術家,除了欣賞他們的才華...
那一天的下午,艾軒打電話給我,說他賣出多年的一張早期作品《有志者》在北京嘉德拍賣行上拍。這張作品畫的是一位殘疾知青少女支着拐杖站在圖書館裏看書,她專注沉浸在對知識的渴求中。那年正是改革開放初期,恢復高...
第一次見潘公凱先生,是一位業界資深的學長推薦認識的。和他聊天,他才華洋溢,學問、視野寬廣,令我十分佩服。雖然曾連續在中國兩所十分重要的美術學院擔任院長—中國美術學院(一九九六—二○○一)及中央美術學院...
我自小受父母薰陶,喜愛藝術、文學、歷史,更愛哲學。想不到一個機緣讓我真的走進我夢寐以求的藝術行業。多年與無數成名或未成名的藝術家交往,在他們的創作、生活裏,我學到人的「狀態」才是最重要。那就是說全心投...
他盡畢生之力反覆研究與實踐,找出藝術裏的神秘和宇宙的奧秘。他在畫室繪畫如進入花繁葉滿的桃源,流連忘返、樂此不疲。每一張畫都是一個新實驗,既有煩惱,又有無窮樂趣。在他眼中,名利淡如過眼雲烟。
精彩摘錄:閱盡中國多年的瞬息浮華和滄桑歲月,吳老在進入新的世紀以後,作品的表現手法更自由奔放,出現了畫家對人生思考與感悟的強烈作品。時抽象又或偶爾的具體化都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他對滄桑人生的感悟與喟歎...
李爽去年十月在香港有個個展,令人想起這位在七十年代末曾在北京名噪一時的才女。八十年代之後差不多二十年,她在大陸銷聲匿迹,亦不見任何作品發表。直到近幾年,李爽如同「出土文物」,再度引起關注。與星星畫...
「由誇張變形的石頭組成的人形作品,具有表現主義和簡約主義的風格。粗厚的線條加上穩重的體質感令『石頭人』如雕塑般站立起來......」
某些觀者認為在舊的畫作上作出改動並不屬於畫家的原創,尹欣的「美達摩佛斯」系列作品是甚具爭議性的。
沒有更多文章
搜尋文章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