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瑞明
SpaceX的創始人,Neuralink、OpenAI的聯合創始人馬斯克(Elon Musk)表示,他研發的「人形優化機械人」(Humanoid Optimus Robots), 將於二○二五年開始為...
好多年前了,跟朋友在某哲學系的辦公室瀏覽教師名牌。作為女生,朋友一眼看出一個「不能說」的特徵—沒有女性教授。當時的直覺想法是女性並不強於哲學強調的論證、邏輯和分析。好多年以後,卻漸漸反思為...
著名德國哲學家、公共知識分子哈貝馬斯(Jürgen Habermas)已年屆九十五歲,但在學術界仍非常活躍。在二○一九年就出版了大書《也是哲學史》(筆者自譯)(Also a History ...
人工智能(AI)已在社會廣泛應用,其中最受學生歡迎的,當然是ChatGPT(聊天生成預訓練轉換器),因為似乎所有功課都可以用恍若哆啦A夢的「法寶」解決了。筆者也有試用ChatGPT,就問問人工智能「曾...
當代哲學家的影響力,往往限於大學、學術期刊和學術會議。這是由於哲學愈見高度分工,高度專技性也拒大眾於哲學門外。然而,哲學思想和理論一旦能把握或回應時代精神,一樣有機會感染大眾、影響社會。
美國哲學家...
ChatGPT(聊天生成預訓練轉換器)的出現,令不少人跟人工智能親近了不少。因為無論是撰寫論文,或者面試預備,都可以請教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程式這個「免費軍師」,因此大家的關注點,多是人工智能提供的資訊...
前美國總統特朗普是法西斯主義者嗎?有此一說,是因為他在任期間,曾有反移民、反穆斯林和反黑人的政策,也拒絕聲討一些新納粹分子。二○二一年一月六日國會山莊事件,更企圖藉支持者推翻總統選舉結果。著有《法西斯...
人工智能正不斷發展,最近有網絡公司已利用人工智能製造「文字變影片」生成器,輸入場景描述即可製五秒影片。也有大學開發了「人工智能驅動的雷射砲塔」,辨別蟑螂和其他昆蟲,可以自動和精確地發射雷射殺死蟑螂。人...
疫情下,百業蕭條,工作機會少了。但叫人奇怪的,卻是「大辭職潮」(Great Resignation)的預測。大辭職潮是德克薩斯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s M...
不論是微軟,或者是面書,都投資於元宇宙(Metaverse)的發展。大家頓時感到這將是自個人電腦、互聯網到手機以來,最重要的新一章。元宇宙除了是一個投資機遇,還預視未來人類生存的方式。我們不得不關注它...
疫情持續,身處發達地區的我們都在侷促的口罩下喃喃地問何時才可以去旅行,或者迷亂於打不打疫苗的「愉快煩惱」。然而在落後地區,口罩不夠用,沒有足夠的醫療用品,染疫是會跟死亡掛鉤的!這其實已暴露了世界極大的...
英國經濟評論家和記者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在二○二○年的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挑出兩本在一九四四年出版的鉅著,一是經濟學家海耶克(Friedrich Hay...
常言道人死如燈滅。但人著書立說,或者立德立功,死後仍能影響他人。形軀會消失或朽壞,但「精神」卻可用不同載體,繼續存在,與生者聯繫。哲學家們稱這為「無形的溝通」(disembodied communic...
早幾年,生物倫理學(Bioethics)還在討論我們應否進行基因提升(genetic enhancement)。上年八月,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克斯(Elon Musk)就已向外公布旗下新創公司...
新冠肺炎肆虐,為避免人群聚集,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已成普遍經驗。一些界別,如電腦網絡工作的朋友,就算未有疫情,早已準備就緒,能隨時在家工作。然而,一些「自古以來」工作跟工作地點似乎...
二○一六年,是民粹主義爆發年。什麼是民粹主義當然人言人殊。有說民粹是反精英,有說是反多元,也有說是一種策略。不過,很少哲學家擁抱民粹主義,反而多是政黨、社會運動家喜提出這詞彙,但他們往往也不會自稱民粹...
二○一九年美國《時代》周刊的年度風雲人物,由瑞典環保少女格蕾塔.通貝里(Greta Thunberg)奪得。通貝里只有十七歲,她卻曾為了喚醒全球關注氣候暖化而發起罷課,引起廣大支持和注意。由年輕人代表...
在公正、和平的社會,我們的政治責任就是守法和投票。但在一個不正義的社會、欠合法性的政權籠罩下,我們是否有更大的責任去抵抗?現於美國東北大學(Northeastern University)任教的女哲學...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心理學教授喬丹.彼得森(Jordan Peterson)早前跟斯洛維尼亞心理分析理論家齊澤克(Slavoj Zizek)進行世紀大辯論,恍若一場左派跟右派的思想大戰。齊澤克享盛名已久,...
正在加載更多...
搜尋文章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