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煒
2023-5-30
二〇二三年六月號
這是一篇綿延十數年屢寫屢輟、久久難以完成的舊稿。         ——題記 奇巧與蹊蹺 世事的奇巧與蹊蹺,莫以...
2015-9-2
二〇一五年九月號
  又是一位耶魯社區的賢長離逝——剛剛送走一百零二歲的張充和先生,便驚悉趙復三老師辭世的噩耗。享年八十九歲的趙復三先生雖不算「耶魯人」(未曾在耶魯任過教),卻是一位久居此地的「耶魯親屬」 ——自一九八...
2015-7-2
二〇一五年七月號
  民國時代重慶、昆明著名的「張家四姐妹」之一的張充和老人,二○一五年六月十七日中午一時在美國去世,享年一百零二歲。作者與老人晚年來往密切,雖然有心理準備,仍倍感哀傷,今撰文記下充和老人留下的最後記憶...
2014-6-2
二〇一四年六月號
  蘇煒詩悼「六四」。
2013-2-2
二〇一三年二月號
  精彩摘錄:問霏霏雨雪幾多愁,新茶飲寒烟。盡微身柔髮,將那鶯啼......
2011-12-2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號
  精彩摘錄:中國著名詩人卞之琳苦戀一生的張充和女士,晚年談起戰亂中她與耶魯大學教授、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的一段異國戀情……——編者
2010-10-2
二〇一〇年十月號
  精彩摘錄:「流水」也者,行雲流水而隨行隨止之謂也。
2009-1-2
二〇〇九年一月號
  平素我是個藏不住什麼秘密的人。但這雙藍手卻是我下鄉伊始,成功秘藏住的一段大秘密。
2008-9-2
二〇〇八年九月號
  從中國回來,去看望張充和老人。談到我回了一趟下鄉的海南島,有一位同行的知青老友分手時告訴我:他將去湘西鳳凰,看看沈從文先生的舊居。我便叮囑他:到了沈先生墓前,代我燒一炷香,撫一撫那塊當作墓碑的大石...
2008-1-2
二〇〇八年一月號
  古人喜說「惜墨如金」,到了劉國玉的焦墨,卻是「惜水如金」;眼前的劉氏新作,卻竟是——惜白如金!
2007-3-2
二〇〇七年三月號
  兒戲神州又一添:「因人廢書」竟大言。烏有先生黃金冊,蕭琴八駿地獄篇。(六之一)
2006-6-2
二〇〇六年六月號
  舞蹈家羅曼菲英年早逝,她生前演出林懷民編創、紀念「六四」的獨舞《輓歌》,讓蘇煒一睹難忘。旋轉不斷的形體,成為縈繞心中永恆的圓。
沒有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