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
2023-2-28
二〇二三年三月號
英華女校在半山區的校舍決定於2012年重建,全校遷至位於深水埗的臨時校舍,校長李石玉如發現,2011/12年度的中一班的學生會經歷舊校、臨校和新校三個校舍,認為是特別和值得記下的過程,於是託校友張婉婷...
2022-11-29
二〇二二年十二月號
二○一九年的反修例運動,《環球時報》記者付國豪八月十三日在機場被「黑暴」細綁、圍毆,是整場運動其中一個讓人記住的畫面。短短三年之後,十一月十七日,微博傳來其父親的貼文,原來這位曾高呼「我支持香港警察,...
2022-1-28
二〇二二年二月號
二○二一年一月十九日,冼國林在facebook專頁及微博,發表長約九分鐘的競選宣言,以「忠誠坦蕩,仗義擔當;不患得失,赤誠報港」為競選口號,決定參選特首。本刊同日聯絡上他,為他進行專訪,內容圍繞他決定...
2020-2-29
二〇二〇年三月號
二○二○年,來了新型冠狀病毒,香港幾乎每天都有零星確診案例。與沙士時期相比雖然不算多,但社會氣氛濃罩在「永遠的未來十四天是疫情高峰」的陰霾下,市民害怕遲早一天的社區爆發,人人自危,外出消費減少,反送中...
2014-10-2
二〇一四年十月號
  《炎黃春秋》雜誌社總編輯吳思,月前到了香港,本刊把握良機做訪問,他談及眼中香港的政治生態、香港與內地意識形態的分別、對內地政治體制改革的預測,對習近平和中國夢的看法等等,見解獨到,值得細味。——編...
2014-3-2
二〇一四年三月號
  二○一二年五月,嘉德在北京拍賣周作人一九一八年所寫《日本近三十年小說之發達》手稿,周作人的孫子周吉宜得悉此事,即聯繫嘉德公司法務部,申明自己身份,指出該手稿為文革抄家失物,按國家政策應予退還,要求...
2013-11-2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號
  陳小魯先生在博客上就「文革」期間批鬥校領導而道歉,引起全球華人回響不斷。本刊隨即聯絡陳小魯,他說正在籌劃一個向老師道歉的聚會,之前不接受採訪。直到十月七日即八中老三屆同學會舉辦和老師的聚會後,陳才...
2013-7-2
二〇一三年七月號
  五六月間,國內兩間拍賣公司打算大規模拍賣錢鍾書及其家人書信,楊絳堅決反對,其公開聲明引人深思:「個人隱私、人與人之間的信賴、多年的感情,都可以成為商品去交易嗎?年逾百歲的我,思想上完全無法接受。」...
2013-6-2
二〇一三年六月號
  二○○八年開始,中國頒授的博士學位超過美國,成為有名的博士生生產大國,但問題隨之而來。根據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周光禮的調查,全國有百分之四十六的博士導師同時指導超過七個學生,而最多竟然可以同時指導四十...
2012-10-2
二〇一二年十月號
  精彩摘錄:全國政協主席董建華接受美國 CNN訪問時證實,習近平是在游水時傷及背部,現已康復,返回工作。即便如此,機密的副作用是令人們仍然會偏向相信暗殺撞車昏迷這個充滿戲劇性和陰謀論的版本。
2012-7-2
二〇一二年七月號
  曾在「六四」前夕在社論開天窗的香港《文匯報》前社長李子誦今年五月十一日逝世,享年一百歲。
2012-3-2
二〇一二年三月號
  黃苗子逝世後,家人在整理遺物時,發現一首未完的詩,反映了黃苗子對被指為「告密者」的心聲。──編者
2011-9-2
二〇一一年九月號
  「一朵玫瑰,經歷近七十年的風雨,依然綻放如昔;一隻蝴蝶,穿越無限的空間,依然神采雀躍。」玫瑰,是父親陳歌辛經典歌曲《玫瑰玫瑰我愛你》;蝴蝶,是兒子陳鋼著名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是晚,父子跨時代音...
2011-8-2
二〇一一年八月號
  支聯會主席司徒華回憶錄《大江東去》於書展前出版,之前司徒華的胞妹司徒嬋接受傳媒採訪,透露書中部分內容涉及前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許家屯。本刊越洋訪問許家屯,許清楚回應有關回憶錄談到他的部分。——編者
2011-5-2
二〇一一年五月號
  本刊電話專訪艾未未母親,請他談談艾未未失蹤後的所思所感;官方指艾未未漏稅、抄襲,她也作了回應。——編者
2011-4-2
二〇一一年四月號
  胡仲豪教授,香港著名物理學家,曾任職加拿大原子能研究所,現職香港理工大學電子及資訊工程學系講座教授,一直關注福島核電廠事故,更專誠在理工大學舉行相關講座。本刊專訪胡教授,深入淺出談及有關福島核事故...
2011-3-2
二〇一一年三月號
  精彩摘錄:阿拉伯政權遇上大規模示威後,都以改革來回應人民訴求,如果中國真的要「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應在矛盾萌芽期就以改革來回應人民。
2010-7-2
二〇一〇年七月號
  精彩摘錄:為什麼這一次因為個別見解的不同,而對他甩鞭子和扣帽子,才是令人費解的事。
2010-6-2
二〇一〇年六月號
  「現在世人只知道朱厚澤是『三寬』部長,其實,他有更深刻的思想。」作者與朱厚澤私交甚篤,由一九八五年至今,每次見面都會進行長時間、深入的交談,對朱厚澤的思想十分了解。今口述與朱交往經過,以及梳理朱的...
2010-5-2
二〇一〇年五月號
  玉樹是藏族自治縣,所以救災比較遜色?當局為什麼扣押了成功預報地震的報告?為什麼我們更傾向相信參與救援的喇嘛所說的死亡數據?黃福榮先生真的代表香港精神?——編者
正在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