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玲
原本中國政府想以嚴管方式「熬過」這個冬天,但民意的強烈呼籲和社會的不安狀態,使得「適度放鬆」不得不提前推進。在疫情、經濟、穩定的平衡下,「兩害相權取其輕」佔了主導。疫情已近三年,老百姓確實對防疫失去了...
在中國十月十六日「二十大」召開前夕,美國於十月十二日推出了新的「國家安全戰略」。美國將中國定義為其面臨的「最大地緣政治挑戰」,而且稱「未來十年是美國與中國競爭的決定性十年」。
這份安全戰略表明,美國...
戈爾巴喬夫一手葬送了蘇聯。當然,龐大的蘇聯機器走向末途,並不是他一人能夠獨自促成的,中間經歷了蘇聯不同時期第一把手的折損,但他是蘇聯死亡的最後推手。
蘇聯已不復存在三十一年,眷戀蘇聯「輝煌」的俄羅斯...
東亞,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朝鮮和蒙古。因為朝韓是一個民族,只是暫時分裂,權且歸在一起;蒙古從習性、長相和文化上來說都與中日韓差異較大,所以在此不參與論述。在西方人眼裏,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長得幾乎...
一九九七年初,我來到香港工作,半年後香港將從殖民地回歸祖國。我在這個特別時期,親身觀察感受了香港的悸動,特此記錄並回顧。
香港「起飛」始於上世紀六十年代,GDP以每年平均百分之十的速度增長。上世紀七...
國際形勢在變,國內形勢也在變。俄烏戰爭讓國人分裂為兩派,一派被稱為「俄粉」,一派被稱為「美粉」,兩派互不相讓;Omicron也讓國人分裂為兩派,一派主張「躺平」,一派堅持「清零」,兩派也互不接納。小小...
疫情什麼時候是個頭?這恐怕是中國人當下最想問的問題。這一輪的Omicron來襲,深圳封完了上海封,上海還在封着廣州也露出了要封的苗頭。四月九日,處在「封城」聲中的廣州人,周六晚緊急囤糧囤菜;四月十三日...
從當前俄烏戰爭來看,西方國家幾乎全部主動或被動捲了進去,他們即使不直接參戰,亦以五花八門的制裁和提供各種武器以及出動志願軍或雇傭兵的方式介入戰爭。俄羅斯正對付整個西方的集合之力。
「老大」容不下「危...
儘管進入二○二二年以後,各種熱點接連不斷,又是春節、又是冬奧會、又是中美混血兒谷愛凌拿到冬奧金牌大出風頭、又是冰墩墩被日本記者炒到「一墩難求」……但是無論熱點怎麼轉換,總有...
由司馬南一系列網絡視頻挑起的「聯想事件」,迄今已經延宕了近三個月。儘管各路網絡大V參與進來炒得沸沸揚揚,任憑網絡民意對此如何沸騰高漲,至今為止官方並未就「聯想事件」有任何正式態度,而且官媒介入的討論也...
臨近年關,又是一顧回頭望。二○二一年,因為疫情繼續肆虐不停,導致地球上的不詳之年貫穿始終。在這一年裏,中國儘管也艱難,但與世界其他主要國家比起來,還算「不幸中的萬幸」,疫情雖然不能清零,但基本上都在小...
「六中全會」的最大成果,官方宣傳為兩個確立:「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
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黨政機關,要求深刻學習領會「兩個確立」,...
孫中山一八六六年生於廣東翠亨村的農家。他五歲時,長他十二歲的兄長孫眉隨同村人從廣東老家漂洋過海去夏威夷墾荒。後來,他大哥在檀香山開辦了農場和商店而發家。
孫中山十三歲時隨母抵達夏威夷,入讀英國教會所...
最近,內地社會的新詞和新狀況層出不窮,從「內卷躺平」到「土豬拱白菜」,再到「臭外地的」和「復旦血案」,中國社會變得日趨複雜斑斕,呈現出一種變幻莫測的景象。
自二○二○年初的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中國的疫...
胡耀邦一九一五年出生於湖南瀏陽,一九八九年逝世於北京。他當年突然「駕鶴西去」,在國人的極度震驚之餘,誘發了一場攪動中外的「大風波」。
胡耀邦,不僅有名,還有字。他的字是「國光」,非常霍亮,也貼合他。...
舉世皆知的「貓論」,是鄧小平一九六二年在談恢復農業生產時引用的一句四川俗語:「黃貓、黑貓,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貓。」這是「貓論」第一次公之於眾。後來慢慢演變為「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十一屆三...
中國共產黨走過的這百年裏,陳獨秀是創立者,毛澤東是建國者,鄧小平是變革者,這三者缺一不可。
如果沒有鄧小平從一九七七年底年開始大力推動的改革開放,中國會走向何方?會不會步當年蘇聯和東歐陣營的後塵?這...
陳獨秀是中共的創始人。那麼,陳獨秀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為什麼會想到創立中國共產黨呢?從歷史資料和各種回憶錄看,陳獨秀是個不修邊幅、不拘言行、才華橫溢、敢想敢為、落拓不羈、膽大妄為、放浪形骸、思想火花劈啪...
正在加載更多...
搜尋文章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