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陽明學、明治維新與 日本國家路線的抉擇(黃光國)
日本與陽明學的接觸,始於明代正德四年(一五○九年)日本禪僧了庵桂悟奉將軍足利義政之命,以八十三歲之齡遠使中國,與王陽明會晤。回國前,王陽明作序一篇相送。桂悟回日本時,已經是八十七歲高齡。 日本陽明學派開創者﹕中江藤樹陽明學在日本的真正開創者是中江藤樹(一六○八—一六四八)。中江早年學習朱子學,到了三十七歲時,才讀到《王龍溪語錄》,之後,又讀《陽明全書》,大有收穫,乃賦詩曰:「致知格物學雖新,十有八
更多日本與陽明學的接觸,始於明代正德四年(一五○九年)日本禪僧了庵桂悟奉將軍足利義政之命,以八十三歲之齡遠使中國,與王陽明會晤。回國前,王陽明作序一篇相送。桂悟回日本時,已經是八十七歲高齡。 日本陽明學派開創者﹕中江藤樹陽明學在日本的真正開創者是中江藤樹(一六○八—一六四八)。中江早年學習朱子學,到了三十七歲時,才讀到《王龍溪語錄》,之後,又讀《陽明全書》,大有收穫,乃賦詩曰:「致知格物學雖新,十有八
更多劉以鬯先生逝世,宣示香港文學巨星殞落,張愛玲、徐訏、葉靈鳳等一脈的海派南來文人之曲,將近終結了(一九三三年出生的馬朗,幾乎是現時碩果僅存的南來作家之一,據聞身不在香港)。回首劉以鬯百年人生,很多人只注意到他的代表作《酒徒》是學術界推崇的華文首部意識流長篇小說,又或是他扶持香港戰後第一代至今,幾代文學家的貢獻。但是較少人注意的是,劉以鬯其實是一位超然於政治的藝術家。據廣州學者許翼心教授透露,曾有人提
更多余光中教授於二○一七年十二月十四日早上離世,離世前最後的禮物,是送給香港中文大學、送給香港,為沙田山居寫下完美句號。這份最後的禮物是什麼?何以送給中大?又何以相贈之物剛剛在離世前夕抵達香港?這一切一切,似是偶然,又似必然,其中綢繆山環水繞的情分。余教授與香港的緣分始於一九四九年,他隨父母住在銅鑼灣道的板間房,是個失學青年,一年後渡台,升讀台灣大學。二十五年後,由一九七四至八五年,他成為中文大學中
更多蔣經國先生辭世三十周年,是海峽兩岸和平接觸三十周年,當然也是兩岸新聞交流三十周年。一九八八年(民國七十七年)一月十三日下午,台灣實施了三十多年的「報禁」開放之後的十三天,台灣《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先生在辦公室召集編輯部主體人員,討論報紙進一步改版事宜。下午四點左右,秘書悄悄進來報告余先生:「中央黨部電話,說有急事。」余先生拿起辦公室桌上電話聽筒,聽了二十秒許,只回一句:「我立刻到。」隨之起身到角
更多「楚山修竹如雲,異材秀出千林表」,是蘇軾名句之一,余光中教授非常欣賞眉山蘇髯,那麼,我借此句來概括其成就和氣質。泉下恩師,大概不以為忤吧。我有幸成為余教授的學生,是一九七七年的事。四十載師生緣份,從識荊於崇基書院的翠色,到告別高雄醫院深切治療部裏已昏迷一天的詩人,多少回憶,都像吐露港的濤聲,像吹過中文大學第六苑門前群松的風聲,一下子湧上心頭,又從何說起呢?中學年代已開始讀余教授文章,還記得當年捧書
更多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之前,兩岸在政治上沒有接觸,兩岸媒體在各自領域工作,也就沒有接觸交流的可能性。然而,時光推移,環境變遷,兩岸媒體關係隨之變化。隨着蔣經國先生在一九八七年生命最後時光,宣布台灣解除戒嚴、開放報禁、開放老兵赴大陸探親,兩岸逐漸冰融。「春江水暖鴨先知」,媒體也從一九八八年起開始接觸交流,起先是台灣記者到大陸採訪的單線進行;一九九一年八月十二日大陸記者郭偉峰和范麗青首度來台採訪「閩獅漁
更多一九四六年,二戰結束不久,英國詩人奧登寫下這樣的兩句詩: 不要與統計學家同坐,也不要輕信社會科學。七十年後,暢銷書《影響力》的作者、美國人羅伯特.席爾迪尼博士說,奧登的警告已經不靈了,不過詩中提及的兩門學科卻都已改名換姓:「統計學」如今叫作「數據分析」,而「社會科學」則具體化為「社會心理學」或「行為科學」──高度重視大數據分析師和行為科學家的時代來臨了。影響力,即控制他人(或眾人)行為的能力,也就
更多第一次看到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一九四○—二○一六)的電影,是一九九○年,看的是《大寫特寫》(Close-up,一九九○),驚為天人,驟看像一部仿紀錄片,其實遠遠超越了這種類型。生活給電影提供了素材和靈感,電影又反過來影響生活,到頭來真幻難辨,簡直就是莊周夢蝶,這才悟到:電影原來可以這樣拍。基阿魯斯達米思考真實與虛構,鍥而不捨。那時我剛在香港國際電影節任職,為亞洲電影部分選片,不期然邂逅伊朗電影生
更多微軟是國際資訊科技產業巨擘,對全球互聯網經濟發展舉足輕重。沈向洋是微軟的第二把手,職位僅次於行政總裁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同時他也是舉世知名的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科學家。讓香港人引以為榮的是沈博士是香港大學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哲學碩士畢業生。沈向洋接受邀請,出席四月十三日由特區政府主辦的「互聯網經濟峰會」,分析人工智能及大數據在推動互聯網經濟時所發揮的關
更多享負盛名的西藏學家王堯(一九二八—二○一五)於二○一五年十二月在北京去世,享年八十七歲。他的離世,不單是藏學界的損失,也是中國學術界的損失。王教授道德文章,畢生為溝通漢藏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貢獻,影響深遠。二○○二年到二○一一年,我分別於港大佛學研究中心及北京中央民族大學隨王先生學習,課外閒聊,得聞老師舊事之餘,也獲益良多。如今老師離世,謹記下為學的一鱗半爪,作為紀念。 千禧年夏天,我初次得見王堯先
更多晏幾道的詞《少年遊》——「離多最是,東西流水,終解兩相逢。淺情終似,行雲無定,猶到夢魂中。 可憐人意,薄於雲水,佳會更難重。細想從來,斷腸多處,不與者番同。」讀以下黃怡的愛戀篇章,深有此感。——編者
更多侯孝賢電影裏的愛情往往留有遺憾,《戀戀風塵》的無疾而終,《海上花》的尋尋覓覓,《千禧曼波》的荒蕪無垠,《最好的時光》裏《自由夢》的悲涼悽愴。我一廂情願地相信,這裏面有知遇知心的愛情……
更多著名藝術家韓美林,代表作品有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中國航空航徽等。二○○二年,他的傳記出版時,他和黃怡往昔的愛情,又再被提起。黃怡回憶沒有結果的情愛,寫下真誠的篇章。——編者
更多著名藝術家韓美林,代表作品有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中國航空航徽等,二○○二年,他的傳記出版時,他和黃怡往昔的愛情,又再被提起。黃怡回憶沒有結果的情愛,寫下真誠的篇章。——編者
更多香港的大學在國際間的表現一直非常優秀,但是有哪些地方可以加強,以保持我們的優勢呢?
更多